據英國《金融時報》網站5月10日報道,廣東省是中國制造業增長的發動機,去年創造了6150億美元的出口額,超過了中國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。在廣東省的這一地區,工人的薪資標準約為每月4000元人民幣(合600美元)。據櫻奧副總經理陳從漢介紹,由于廠內的勞動條件不是太好,這家為歐美廚房生產水槽的企業不得不支付雙倍于上述標準的工資。因此,四年前該公司開始購買機器,代替越來越昂貴的人力。
報道稱,如今,9臺機器人在做著140名全職工人的工作。機械臂會從半成品堆中抓起水槽,把它們打磨得閃閃發亮,再把它們放在自動行駛的小車上,由其把這些水槽帶到一個與電腦相連的攝像頭前,進行最終的質量檢驗。
這家每天出口1500個水槽的企業在機器人上的投資超過300萬美元。陳從漢表示:“這些機器比人力更便宜、更精確、更可靠。機器人從未毀掉一批產品?!彼麕е唤z苦笑補充說:“我希望未來能換掉更多人力?!?/p>
報道稱,在整個中國南方沿海制造業地帶,成千上萬個與陳從漢所在工廠類似的廠家正在向自動化轉型。這是一場政府支持的、由機器人帶動的工業革命,其規模之浩大是世界從未見過的。自2013年以來,中國每年采購的工業機器人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,包括德國、日本和韓國等高科技制造業巨人。根據產業游說組織——國際機器人聯合會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,IFR)的說法,到今年底,中國將超過日本,成為全球運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。IFR總干事古德龍·利岑貝格爾(Gudrun Litzenberger)表示,中國顛覆性變化的速度是“機器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”。該組織的總部位于德國,這里是世界上一些頂尖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的所在地。
中國技術轉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,目前中國每1萬名制造業工人只有36部機器人,相比之下德國為292部,日本為314部,韓國則為478部。不過,中國已經在改變全球制造業的面貌。
報道稱,中國在工業機器人上的大舉投入,源自一個迫切的經濟問題。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,隨著中國向全球貿易打開大門,龐大而廉價的勞動力幫助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國。迅猛的經濟增長令數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,并隨著勞動者從農村遷居城鎮,轉變了中國大片地區的面貌。然而,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和人口老齡化導致中國的薪資水平不斷攀升,削弱了中國的競爭優勢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預計會從去年的10億降至2030年的9.6億,到2050年進一步滑落至8億。
近年中國的中央規劃者一直在推動自動化,作為填補勞動力缺口的一條途徑。他們承諾提供慷慨的補貼(由地方政府發放),為中國企業使用和建造機器人鋪平道路。2014年,中國領導人呼吁掀起一場“機器人革命”,首先改變中國,進而改變世界。汽車軸承方面也是在巨大的變革中,如超精機處理超精軸承一樣,工藝和性能大大提升。
工業機器人價格大幅下降而能力穩步增加,加速了機器人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進軍。管理咨詢公司波士頓咨詢集團(Boston Consulting Group)預計,未來10年,工業機器人及其配套軟件的價格將下降20%,而它們的性能將以每年5%的幅度提升。
報道稱,與此同時,中國正在扶持本土機器人制造商的發展。去年9月,在上海上市的塑料工業機械生產商寧波弘訊科技(Ningbo Techmation)創立了一家子公司——廣東伊雪松機器人設備有限公司(E-Deodar),其生產的機器人比ABB、德國庫卡(Kuka)或日本川崎重工(Kawasaki)等跨國公司的產品便宜20%至30%。伊雪松的工廠設在佛山,廠內有咖啡館、放松區以及開放式生產線,看上去更像一家硅谷科技初創企業的辦公室,而非傳統的中國工廠。該公司35歲、頭發豎起的技術總監張洪磊表示:“我們的全球競爭對手非常擅長制造機器人,但他們的成本較高,而且不是太懂本地客戶的需求?!?/p>
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利岑貝格爾認為,購買了去年全球24萬臺工業機器人銷量中的6.6萬臺的中國制造商,基本上仍偏愛購買國際品牌。但她預計這種情況將改變,尤其是在中國政府近年全力支持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背景下?!八麄儼l展得非???,”她說。
中國的“機器人革命”(圖片來源:英國《金融時報》網站)
Copyright @ 2023 馭準精密機械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eserved 版權所有 滬ICP備17049184號-2 技術支持:金錘新媒體